Pages - Menu

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

Don't let the bedbugs bite! 別被床蟲咬了!





看完高年級實習生,大家應該對於帶著手帕的紳士風度或是安海瑟威的勇敢又有溫度的女

強人特質迷住吧!在影片中當安海瑟威接到倉庫人員的電話,告知倉庫發現一隻臭蟲,我忍不住在

電影院裡冒出'oh!no!'的假掰聲音,到底臭蟲有多可怕,倉庫人員竟然說要將衣服全部回收消毒,

讓我這個親身經歷過的倒楣鬼來和大家分享我的臭蟲搏鬥日記吧!


那是我到澳洲走跳的第三個月,一日清晨起床發現自己手臂出現三個紅色小疹,奇癢無比,

以為是跳蚤或是澳洲怪蟲之類,心想擦擦止癢藥膏,買個跳蚤煙霧殺蟲劑消毒即可,本以為

消毒後便可安穩地睡個好覺,但事情不是我想的那麼簡單,我被叮咬的次數及面積漸漸擴

大,逼得我直問當時的澳洲室友,這到底是什麼怪蟲呀?那種癢的程度遠遠超過跳蚤叮咬,紅

腫期和疤痕期自然更勝於跳蚤,我每天都癢到無法好好工作跟睡覺,他看了我身上的咬痕,

說他也有被咬到,常來我們家串門子的朋友們睡在沙發也被叮咬過,他們猜想應該是Bed 

bugs─床蟲,我一聽到差點沒昏去,這不是所有背包客避之為恐不及的Bed bugs?現在竟然

出現在我們的租屋內,還不是背包客棧,連退房都不能退,於是乎,我開始上網閱讀所有關

於床蟲的資訊,企圖殲滅這個可怕的傢伙,挽救我那紅腫的身體。


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抵抗Bed bugs大軍。


在和大家分享我那誇張且神經質的抵抗行徑之前,先來一起了解什麼是Bedbugs─床蟲,正所

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總是要選對戰術才能打場勝仗呀!臭蟲,又稱為床蟲、忠誠龜,英文

Bedbugs,是一種很小及難以捕捉的寄生昆蟲顧名思義,這種昆蟲通常在人類睡眠的地方附

近棲息,例如床墊、地毯及地板下面、床架裏面、牆紙後面, 以及牆壁和家具的縫隙。1940

代早期開始在已發展國家間蔓延,但後來得到治理;不過,從1995年開始,臭蟲再度在世界

為患,並開始在北美造成嚴重的衛生問題,無論是多倫多圖書館紐約市的豪宅區均無一倖

免,聽說AF甚至封館進行全館消毒。台灣不是沒有床蟲,只是早期使用DDT殲滅,使其大幅

減少,現在比較容易在軍隊發現其蹤跡,隨著軍人背包而移動,所以又稱其為忠誠龜。


蟲是夜行生物, 大多數情况下, 它們只在晚上覓食, 白天則藏在裂縫中。若家中發生蟲危害

時,首先會發現手臂或背上有大片被叮咬的痕跡,其咬痕大多呈直線,且有三個咬痕,稱為

早餐中餐晚餐,其次在床上可發現斑點狀的小血漬,這時可以以肉眼檢查床墊的上下細縫是

否有暗紅色的血便痕跡,甚至可以直接發現蟲體或卵。牠可以在一個相當廣泛的溫度和大氣

成分比例環境裡存活。溫度下降至16.1℃時,成蟲會進入半休眠狀態,使之能夠存活更久,而

當溫度高達46℃時,只要停留七分鐘時間,所有臭蟲不管在哪一個生命階段都會捱不過而死

掉,臭蟲可以在沒有進食時仍能生存整整一年,日常會每隔五到十天進食一次。一隻雌性床

蟲生活週期約為一年,一生中約可產下200400顆卵,床蟲吸血的行為並非如同蚊子一次吸

到飽後離開,而是會在一個寄主身上留下數個吸血痕跡直到吸飽為止,叮咬後的反應也不同

於蚊子或小黑蚊立刻會有紅腫的症狀,而床蟲叮咬通常會經過24小時才會形成2-6公分的紅腫

區域,叮咬處的抓癢破皮繼而造成細菌感染或皮膚潰爛也是危害症狀之一,但床蟲的叮咬通

常不會造成過敏反應。



好了!現在我們對床蟲有基本的了解,所以,遇到床蟲要如何處理呢?

《當然是趕快搬走呀! ASAP!



吸血不眨眼,繁殖又超快,溫度還要46度以上才可能殺死牠,你只有一個身體,怎麼捱得過

床蟲家族每天對你予取予求呢?如果你是在背包客棧或民宿遇到,拜託趕快退房!然後馬上把當

時穿過或拿出來放在房間的衣服拿去洗並高溫烘乾,包包和行李箱也放在戶外讓太陽曝曬,

只要一隻跟到你,你真的會欲哭無淚啊!


如果你像我這麼(幸運),處在一個一時半刻無法搬走

的局面,那就硬著頭皮試試以下方式吧!

1.徹底清潔居住環境


有的人說將床墊拿到大太陽底下曝曬,床蟲就會消

失,說真的,一整個床墊搬到外面也太不可行,如果

你又剛好住在沒有電梯的公寓,是要搬到手軟嗎?

果你人在國外不幸遇到床蟲,首先,先到超市買床蟲

殺蟲劑跟水煙殺蟲劑,一定要看到上面有標示

bedbugs!雖然這兩項的成效其實不大,但是總比沒

消毒好,能殺一個是一個,每天出門前在自己床邊噴

上殺蟲劑,每三到五天使用一次水煙殺蟲劑,用吸塵

器吸附每個角落,特別是床褶、地毯和沙發,再用漂

白水拖地。記得當時我噴完殺蟲劑,用吸塵器仔仔細

細把房間每個角落都打掃一遍,然後神經質的用保膜包覆整個床墊,心想,這樣床蟲總不會跑出來了吧!

包完床墊的頭兩天的確減緩被叮咬的情形,但殊不知我還有地毯呀!床蟲又瘋狂的捲土重來,逼得我也

不管有沒有效狂灑爽身粉,把凡士林厚厚一層塗在四個床腳,每天都重覆這些步驟,還好在

國外生活很悠閒,才有辦法邊上班邊抵抗牠們。

2.勤洗並高溫烘乾床單、枕頭套、被套及衣物


可以的話,請每天做吧!我曾經在衣服皺褶和褲子褶縫內發現床蟲,也曾經在烘乾的衣物內發

現床蟲的屍體,當時的我可是每天清洗,每天換床單,只要一發現床上有紅點血跡,我就沮

喪的睡不好覺,立馬更換床單,做過最誇張的莫過於每天還用塑膠袋把枕頭套起來,看我有

多神經質!!!

3.馬上去買含有尤加利成份的防蟲噴霧及精油(這個最重要!)


還記得剛開始發現床蟲的時候,超市小姐曾推薦我尤加利噴霧,雖然她本身沒遇過,但很多客

人跟她說有效,我的澳洲室友不相信,覺得銷售員是騙我們買東西,我們就這麼跟它錯過,

害我多被咬兩個禮拜。那時洽逢大嫂和好友要到澳洲找我玩耍,立馬拜託她們帶台灣的水煙

式殺蟲劑跟樟腦丸,期盼本土國貨可以戰勝外國床蟲,說也奇怪,大嫂和好友住在家裡的時

候完全沒有被咬,我們推測應該是睡前有噴防蚊蟲叮咬的噴劑,仔細一看,便是含有尤加利

成份,他們離開澳洲前,還特別把那罐噴寄送給我保命,加上我把整個屋子搞得都是樟腦味

後,就這樣安然度過幾週,還以為自己真的戰勝床蟲,沒想到牠們全跑去我室友房間跟他作

伴了!終於有一天,這個澳洲大男孩受不了的對我吶喊說:我好癢,我們搬家啦!當然如果我一

開始就聽超市小姐的話,就可以省去許多折磨,後來,為免床蟲跟著我們遷移到新家,我們

用尤加利噴霧仔細噴灑所有家當,當然衣物被單也用尤加利精油大洗特洗,就這樣,我們結

束和床蟲抗戰的日子!現在,我只要一到國外居住,尤加利精油成了我的必備單品!


Don't let the bedbugs bite (別被床蟲咬喔!)

老外互道晚安總愛說這句「晚安,別被床蟲咬喔!」直到現在,一聽到床蟲,身體就不自覺發

癢,想起那時因為殺不死的床蟲讓自己緊繃到情緒不穩,經期大亂,無時無刻都覺得皮膚發

癢或有蟲叮咬自己,那大概是我在澳洲打工度假唯一想要立馬回台灣的時刻吧!如果你在國外

幸運地遇到床蟲,什麼都別想了,逃就對了!





2015年9月8日 星期二

Yes,Chef!是的,主廚!



咕嚕咕嚕咕嚕廚房裡爐子上的水正不停地翻滾著,大大小小的鍋具佔滿了爐子,

剁剁剁剁剁一旁傳來快速規律節奏感的切菜聲,

進來廚房就不要站在那裏發呆,快去洗馬鈴薯 !」主廚大聲吼叫著,

是的主廚(Yes,Chef)趕緊扛著一大箱的新鮮馬鈴薯,在水槽裡努力地刷著,

你一定聽過在廚房裡,除了是的主廚(Yes,Chef)還是只有是的主廚(Yes,Chef)

在那高溫悶熱的環境裡,有的人熬著醬汁、有的人忙著桿麵團、有的人在支解動物,

沒有一個人敢閒著,大家的手都沒停過,深怕主廚的刀射向自己,

而主廚眉頭深鎖的思索今日菜單,即便是餐廳的經理也不敢隨意進去廚房重地,深怕打擾水深火熱的廚師們。

餐廳的另一頭,外場的服務生也絲毫不敢怠慢,正忙著打掃環境,仔細地擦拭浸泡在醋裡的餐具,

檢查所有的玻璃杯,不能有任何的水漬殘留,小心翼翼地擺在餐桌上,

再次確認刀叉、湯匙的擺放位置、水杯和酒杯之間的順序,只為了提供給客人最佳的服務

接著檢視今日的預約狀況,依照時間及人數安排座位,看似簡單的動作,卻大有學問,

因為這會影響出菜速度及客人的用餐經驗安排太過緊密,出菜及服務時間大打折扣

將外場一切安排妥當後,隨即要拿著紙筆進廚房好好尾隨主詳細記錄今日菜單及特色,

主廚不會再說一遍,當然也沒人敢再問一遍,也許會納悶有這誇張

有的,在一家好的餐廳裡,每一個角色重要,從內場到外場的團隊配合可以看出一家餐廳的水準,

專業服務員要能夠將主廚的創作生動介紹給客人,並提供最佳的搭配建議,

不信你下次進一間餐廳問問服務員,主廚今天推薦甚麼看他的反應就可以猜出這間餐廳對於食物的重視度,

大多數的服務員會楞個兩秒跟你說菜單上星號標誌都是人氣推薦,

你相信一年365天都推薦同樣的主廚嗎

我見過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服務生是在塔斯馬尼亞coles bay科斯灣主要道路轉角的手工窯烤爐

服務員J用著親切的口吻向我們問好,介紹菜單像說故事一般,告訴我們這幾天的天氣跟洋況很好,

漁夫捕獲許多新鮮的海產,所以主廚推薦我們吃哪幾道菜,不用看菜單就能流利介紹,完完全全是我心中的典範,

連吃過星級餐廳又在餐飲界打滾多年的哈波,對她也是讚譽有佳

直到現在,還是忘不了那一天的美好經驗,好吃的食物加上專業服務員,絕對會讓你有著天堂般的用餐經驗。

然而就在繁複的一切準備就後,開始用餐時間的一場硬仗…



餐廳是主廚的場子



這句話可能完全顛覆你我既有的想像,餐廳不是服務業嗎

不是老愛把客人最大、服務至上掛在嘴邊嗎

我們花錢來消費,不是應該盡可能滿足我們的需求?

台灣近幾年連鎖餐飲不斷推陳出新,有時候著墨於空間裝潢與服務更勝於料理本身,

你可以享受到服務員倒完茶對你鞠躬90或是一對一幫你烹煮銅盤烤肉,

花一點小錢,得到貴族般的奢華,一時之間,我們還真以為我們有多高人一等,可以對著廚師頤指氣使

在念書的時代,廚師可不比醫師或是律師,它向來都不是我們最搶破頭的行業

更不是大家所尊敬或投以羨慕眼光的對象,

在國外的這幾年才知道自己猶如井底之蛙,在這裡,廚備受尊重,

正因如此,食物至上的餐廳遠遠勝於服務至上的餐廳,

不是服務不重要,而是比起服務,大家更在乎一家餐廳的食物。

即便是甜甜圈,也完全不馬虎,好吧我又要拿甜甜圈來做例子

畢竟我們在台灣餐飲界是新手攻擊一個目標就好這樣才不會死無全屍

在台灣排隊排得嚇嚇叫的甜甜圈,在澳洲根本乏人問津,哈波對於亞洲人熱愛排隊這件事覺得不可思議

在澳洲墨爾本的維多利亞市場有一家世代相傳的甜甜圈店,

有別於連鎖店請工讀生大量炸甜甜圈放在櫃台等客人來買,

這家老闆很有個性,一定要在點餐後才現炸甜甜圈,這樣才能保持新鮮與酥脆口感,

重要的是他重視他的食物,才能有所堅持。

就拿咖啡文化來說吧在台灣跟便利商店一樣多的知名連鎖咖啡店,在澳洲卻是屈指可數,

會進去的客人百分之八十是亞洲人和觀光客,而當地人對於連鎖咖啡大多是嗤之以鼻,

他們會選擇自家烘焙豆子的咖啡店,因為他們在乎豆子的新鮮和專業的咖啡師(Barista)

當然更在乎每天至少要喝兩杯以上的咖啡夠不夠水準,

對於喝咖啡都如此講究,更何況是每天要吃的三餐呢

在墨爾本的街頭,隨處可見這樣的咖啡館、或是代代相傳的家族烘焙店,當然更少不了以主廚為首的個性餐廳,

18世紀餐廳剛形成之際,它供應你甚麼你就吃甚麼,

如果你相信,吃,是一門藝術,而不僅止於吃飽而已,

廚師就像是藝術家,食材是他的原料,每一道料理都是他的作

那麼,你就能了解為什麼廚師如此憎恨商人把他們的工作環境變成如工廠般的機器人生產線,

就像是只准你在一幅畫上用著同樣色彩畫出同樣直線,在有標準產物的同時,也犧牲了創新的可能性

廚師們常戲稱以服務為主的餐廳像是老二很小的男人,要買酷炫跑車掩飾自己的缺陷(Small dick  buy nice car)

必須用奢華的空間設計和華麗的服務,以彌補料理的不足,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常說吃氣氛的餐廳

然而主廚們心中真正的餐廳是以食物為主,客人到餐廳就是到了主廚的地盤,

應該好好品嚐主人用心準備的料理,而不是反客為主對著主人的料理品頭論足,至少做到最基本的尊重,

進一家餐廳之前先搞清楚它是服務還是食物至上,就像進人家家裡也要問問要不要脫鞋呀

當然你會問餐廳都該以食物至上嗎

那倒不是,這個世界本來就該存在不一樣的聲音,因應不同的需求,沒有誰好誰不好,也沒有誰對誰錯,

中央廚房可以保持固定的水準,每道菜都長得完全相同,但是你也不會有更多的期待了

我們都知道,魚與熊掌總是不能兼得的,不是嗎






2015年9月2日 星期三

Don't Call Yourself a Chef


Don't Call Yourself a Chef

it's not something you just start calling yourself cause you can cook

從在旁邊洗碗然後一路慢慢爬上主廚之位,你知道他/她用了多少個日子在切洋蔥、削馬鈴薯,

又有多少個日子在甩麵條、做醬汁,然後一路跌跌撞撞才得到CHEF主廚這個榮耀之名,

我真的不介意喜好烹飪美食者與大家分享他/她的料理,不論何種形式─開店、教課、出書或是影片等,

但你他x的不要稱自己是CHEF主廚,你把那些熬了幾十年才掙得這般榮耀的主廚當什麼?


一大清早,我到底在怒火中燒個什麼勁?

說真的,若是沒待過這個產業,我家那口子不是主廚,我大概只會覺得無關痛養吧!

雖然心知肚明這是個炒作的時代,仍不免在心中嘀咕幾句,

那天和好姊妹們聚餐,聊到現下許多所謂的藍帶餐廳似乎沒有期待中美味,

當然,美味與否是主觀意見,只是現在滿山滿谷的藍帶主廚,不禁讓人疑惑藍帶主廚證書這麼好取得嗎?

什麼是藍帶?讓我們一起拜讀維基百科

巴黎藍帶廚藝學校(法語:Le Cordon Bleu)是世界最大的廚藝學校,在五大洲有50所分校、學院,


每年訓練20000名學生,該學院初級訓練集中在休閒事業管理和廚藝兩大領域。

16世紀,當法國國王亨利三世用「聖靈勳章」代表法國最高榮譽的時候,藍帶的榮譽就註定將隨之載入史冊。

這枚勳章將聖靈十字架系在一條藍色的絲帶上,這條藍色的絲帶便是人們後來所熟知的藍帶。

聖靈勳章所代表的榮耀以及在授勳儀式後法皇第一次將其融入美食的盛宴,使人們從此記住了這條「藍帶」並為之歡呼。

最早的藍帶學校於1895在法國巴黎成立,其創始人是藍帶廚師雜誌的出版商兼記者 Marthe Distel 。

1896年1月14日,在藍帶學校舉辦的世界上第一場廚藝秀奠定了藍帶作為世界級廚藝學校的聲譽。

最開始人們只是希望通過這場在電爐上烹飪的廚藝秀推銷藍帶雜誌,並向世界宣告在巴黎有一所藍帶廚藝學校,

卻沒想到藍帶的名聲在這場廚藝秀過後變得家喻戶曉了。隨之而來的便是藍帶吸引了那些久負盛名的廚師前來教學,

慕名而來的學員更是蜂擁而至,其中也不乏社會名流。藍帶學校的日常教學由頂級廚師擔任,

他們都來自於有米其林星級評定的餐廳,或者是在重大廚藝比賽中勝出的選手

以及一些獲得其它榮譽稱號的廚藝大師,例如歐洲最著名的獎項之一Meilleur Ouvrier de France。

同時藍帶的大師們也都致力於將經典的法式烹飪方法和時尚的國際烹飪技巧傳授給我們的學員。(以上取自維基百科)


喔!什麼?原來藍帶指的是學校


是的,它不是米其林,用來評鑑食宿的指標,所以藍帶餐廳是指餐廳為藍帶主廚坐鎮,

藍帶豬排源由是藍帶學校的主廚所發明,它是學校,有速成班、密集班,分為初、中、高級,

約3個月到一年便可取得證書。(為免廣告嫌疑,如欲更多資訊,請自行google)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說不能因為他學習時間短,就不能稱他為主廚呀?

我忽然想起以前大學唸書的時光,我的主修是幼教,

在我那個年代,大學四年加上實習一年可領得教師證書,領完證書以後就能稱為好老師嗎?

當然不是,那不過是取得有機會成為好老師的門檻,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領完證書後,當然還是要看個人不停在實務中累積經驗與修習,才有機會往好老師的方向邁進,

廚師也是如此,哈波總跟我說,在他的領域,過往工作經驗及推薦是最重要的,

所以每一次選擇工作的餐廳絕對要慎選,

他們不會在乎你從什麼學校畢業但會在乎你在那間餐廳待過以及工作經驗,那是騙不了人的!

也就是說,如果你從藍帶學校畢業,你只是取得成為好廚師的入場券,

接下來,你必須不停精進廚藝累積經驗才有機會成為好廚師。

是的,我不是因為他學習時間短不稱他為主廚,我是因為他根本沒有實務經驗而無法稱他為主廚。

也許有人會說,有呀!有些從藍帶學校畢業的廚師也有去實習呀!


我大四的時候也有去實習半年,我不知道你會不會稱我為好老師?

廚房裡也是有分等級的,請見下圖(圖片來源:  http://www.inomthings.com/)





剛從廚藝學校畢業的實習生,會從哪裡開始做起?當然是打雜呀!難不成讓你當主廚嗎?

有些人可能洗碗洗一整年才能開始削馬鈴薯,大家都是這麼熬過來的,

所以你說這些在廚房裡水深火熱苦熬的人,對於那些會拿刀就說自己是廚師的人,難道不會大動肝火嗎?

有一個好姊妹的媽媽手藝很好,每次說到宜蘭,我想的都是她媽媽的家常菜,


每次都忍不住說:x媽媽,你怎麼那麼會煮!!!她都會羞赧的說:甘無,係李無甘嫌啦!

以前住台北,每次總要走到下一條街口買那一家的燒餅油條,

因為他的燒餅總是酥脆有嚼勁,還有淡淡的芝麻香味,

你問他怎麼做得這麼好吃?他說:做了一輩子了,還能難吃到哪去?

我深愛台灣這種無可取代的家鄉味,更敬愛這些謙虛的料理人,

他們從不誇大其詞,只是恰如其分的用心作出每一道料理,就算沒有頭銜,一樣可以做出好料理。

寫這一篇文章不是想抨擊或是詆毀星星或藍帶,我沒有這麼大的能耐,

也不是想表示拿到證書或是比賽得獎者不厲害,相反的,我佩服他們的努力及用心,

問題在於炒作他們且以訛傳訛的資訊,是否會讓我們忽略真實的情況而誤以為當主廚超級容易?

忘記其實還有很多人真的熬了許多年才得到主廚的榮耀。

台灣很美,台灣人很善良,會毫無疑問的相信你說的話,或許這非你所願,

只是媒體哄抬或是行銷手法,但是不出來澄清卻一股勁的享受虛名,

消費支持者對你的信任,那才是最讓人傷心的。

怎麼可以泯滅良心只為行銷? 親愛的,因為你買單!

Come on, show some respect!





2015年7月22日 星期三

外國人洗碗不沖泡泡?To rinse or Not to rinse?


這個問題在我心中困惑許久,更為了這個跟哈波爭執無數次!

第一次看老外洗碗把碗放進熱泡泡水裡,刷兩下便放進碗槽瀝乾,

任由那泡泡恣意的往下滑行,我簡直快瘋了,

那是我剛到澳洲住在backpacker的時候,每天都會和各國的背包客相處

那時候因為害羞不敢多問,自己幫他們想個理由,應該是外國人太懶惰跟壞心了,

反正住在backpacker是共用的碗盤,幹嘛洗得這麼乾淨?

而且我也看過非常正的英國妹在烤吐司的時候,連盤子都懶得拿,

從放進烤箱到抹果醬,都在白鐵流理台上完美完成

但那流理台從來都不是乾淨的,即便她在使用前有稍微用手把髒污撥到地上

每天看到她,我都忍不住在內心大喊:天啊!

後來,我便養成習慣,使用任何餐具鍋具前都會先沖洗一番

因為實在太可怕了!感覺不洗會吃到之前的油污跟泡泡,我還想活著呀!


直到跟哈波在一起後,有更多機會體驗和外國人一起生活,

才發現這根本不是因為懶惰,是他們真的不在意吃泡泡(大驚)

和哈波剛交往的時候,我們會輪流洗碗,有一次發現他竟然不沖泡泡,

便問他:為什麼不沖泡泡?為什麼不沖泡泡?為什麼不沖泡泡?

瘋狂跳針式的逼問他,是因為老娘發現那一陣子都在吃泡泡盤啊!

他解釋說,本來就不用沖啊!我們的清潔劑都是有機環保可生物分解的!

但它就算是天然的界面活性劑,它還是泡泡呀!

而且瓶子後面不是都有寫誤食要趕快喝水去看醫生嗎?

後來還有一次,我們在哈波爹家,我發現哈波爹也是這樣,

哈波竟然用因為澳洲很缺水,再沖一次很浪費水這種理由塘塞我

而且我之前也因為不知情吃了這麼多次,還不是活得好好的,對吧!

(我老公是來毒害我的嗎?)






回來台灣生活的這幾年,我一直苦口婆心跟哈波說:台灣洗碗精不是澳洲洗碗精,

台灣的水質跟澳洲水質也不一樣,拜託哈波一定要沖掉泡泡

一方面也是因為他看到我的手因為洗碗精荼毒得了富貴手而嚇到

之前在澳洲兩年,也是要ㄧ直碰洗碗精跟清潔劑卻完全沒事,

所以,他在台灣的時候便乖乖的沖走泡泡~

今年回澳洲探親的時候,又勾起我泡泡的回憶(因為太久沒回去,都忘了泡泡的味道呢)

而且不停問哈波各國朋友,你們沖不沖泡泡?

為了一勞永逸結束和哈波的爭執,不要再拿泡泡煩哈波

我決定認真深入了解泡泡可不可以吃這件事!!!(握拳)


首先當然是要來看洗碗精的標籤看看怎麼使用嘛!

結果現在國內外洗碗精不是沒有寫使用方式就是寫“如一般洗滌方式即可!“

這有回答跟沒回答不是一樣嗎?只好開始往成份搜尋了

洗碗精最主要的成份便是界面活性劑,又可以分為天然界面活性劑和合成界面活性劑

(因為它實在太專業,有興趣深入了解的朋友,可以利用google大神喔!)

在這裡,只討論有環保標章的天然洗碗精喔!

所謂天然有標章的洗碗精,是指使用天然界面活性劑及生物分解度達95%以上

染料需以可食用色素種類為限,對環境及人體傷害較少。

你應該會跟我一樣,忍不住說:所以還有5%是無法生物分解?

對環境及人體傷害較少,也就是不能說完全無危害?

但這一些,根本沒有辦法說服哈波,他只淡淡地說:拜託,你現在去外面買的合成食物更毒好不好?

在網路上搜尋的過程中,發現並不是所有西方人都不沖泡泡

原來這還有分國家,像是很多美國跟加拿大人非常訝異為什麼英國人不沖泡泡?

沖泡泡的人,當然是主張泡泡不可以吃,油污會殘留,對身體有極大的傷害

不沖泡泡的人,就說只要證明有人因為使用沒沖泡泡的盤子而生病,他們就開始沖掉泡泡

而且沖水都會有水漬,不沖碗盤玻璃杯才會金嚇嚇

當然像哈波這種,說他整個家族都這樣生活幾十年了,活這麼久也沒事,請勿大驚小怪的人一堆!

但我真的好想知道喔!老師有教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呀!

我的最後一招,寫信給洗碗精公司,問了這個silly的問題(只寫給澳洲的幾家大品牌!)

就在這兩天,我得到了大家的回覆


UP TO YOU! 你自己決定~


還有回說,只是泡泡跟污水,不是什麼劇毒,沒什麼好擔心的!

不知道為什麼,澳洲人每次回答都會讓我好失落!

就像每次問他們政府或銀行你可以幫我個忙嗎?

大概都會得到:unfortunately we can't help you

我只是想要一個yes or no呀!咳~

沖或不沖,似乎是已存在幾百年之無解習題!!!

這個問題最終在UP TO YOU後告一段落,我要輕輕放下了!

X,不可以再拿這個煩哈波了!




------------------------------------------------------------------------------------

(和大家分享哈波娘教的洗碗撇步)

1.刮除餐盤上的所有雜物(剩餘的菜、油漬等等)

2.在洗碗槽放一半的熱水和適量的洗碗精(熱水愈熱愈好,以不會燙傷自己為原則,ok?)

3.先清洗較少油污的杯子碗盤,再洗油污多的部份

(玻璃杯永遠先洗喔!若是水太髒或是泡泡減少,感覺沒有清潔能力,就要更換喔!)

4.放在瀝乾架上,可自然放乾或是用專用擦拭布擦乾,放回收納原位!

(這一步驟,如果你跟我一樣不喜歡吃泡泡,就先沖水再放在瀝乾架上吧!)